甘州融媒讯 (记者 何长凯 王凯 通讯员 王雪)春回大地暖,植绿正当时。连日来,甘州区紧抓气温回暖有利时机,依托“三北”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,早谋划、早部署、早行动,目前春季植树造林各项准备工作就绪。
4月9日,记者在明永镇永济村农田林网建设现场看到,林业技术人员正在已经铺设好管道的土地上进行放线、打点和拉运树苗等工作,为2025年全区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作最后准备。
甘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马文明说:“今天,甘州区林草局抽调39名专业技术人员和60多名乡镇干部及村民负责前期造林规划,结合本地环境确定植树区域,共规划28个区域进行放线打点,预计今天下午5点全面完成春季义务植树准备工作,助力义务植树工作顺利开展。”
同时,在甘州区西城驿林场,林业技术人员正在对造林苗木进行现场检疫检验,认真开展各类苗木品种、数量、质量、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情况调查,杜绝劣质苗、病虫苗流入,确保植树造林苗木质量。
“近期,我们严格把控苗木检疫关和质量关,加强苗木质量抽检力度,对调出调入本辖区的苗木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,确保项目用苗应检尽检,苗木产地检疫率和复检率均达到100%。今年,甘州区预计出圃各类优质苗木2700万株。”甘州区林木病虫害防治站站长张心和说。
今年,甘州区坚持“规划先行、因地制宜”原则,对平山湖、黑河沿岸、花寨等9个重点区域开展植树造林。针对北部荒漠区、中部绿洲区、南部浅山区不同特点,差异化制定“乔灌草结合、封造管并举”和“一地一策”方案,打造义务植树基地19处,其中明永镇永济村计划栽植18公里网格化林网,苗木1.2万株;沙井、甘浚等乡镇22个植树造林点栽植杨、柳、榆、槐等乡土树种,打造“山楂小镇”“杏林田居”“城南故里”等多个村庄特色示范点。同时,开通线上认养平台,积极探索建立植树造林碳汇交易机制,将植树造林产生的碳汇量进行量化,并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,为植树造林工作带来新的经济动力。
甘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谢小龙说:“目前,苗木栽植方案、土地平整、管网敷设、苗木储备工作已全面完成,同时区上已经印发了义务植树的活动通知,明确了各单位的植树地点与任务,林草局也对所有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,并且与乡镇做好了对接,所有的准备工作均已全面就绪。”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