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回大地,山丹县广袤的土地被唤醒,处处涌动着生机。眼下,正是马铃薯种植的黄金时期,田间地头热闹非凡,切种的沙沙声、开垄的机器轰鸣声交织成一首劳动的交响乐,勾勒出一幅鲜活的“人勤春早”春耕图。
马铃薯产业在山丹县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,作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,为农户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。从播下的一颗颗薯种中,人们看到了丰收的希望,它也为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和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山丹大地,农户们就开始为切种忙碌起来。在宽敞的院子里,一袋袋精选的土豆种被整齐地码放着,宛如等待检阅的士兵。他们手持锋利的切刀,仔细地检查刀刃,确保其锋利无比。切刀在日光下闪烁着寒光,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开始的重要使命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交流着今年的种植计划和对丰收的期待。老把式们分享着切种的经验,告诉年轻人要注意土豆芽眼的分布,合理切块,保证每一块都能顺利发芽。年轻人则一边认真聆听,一边在心中默默记下要点,准备大干一场。
切种“战场”已经摆好。一时间,院子里刀起刀落,发出有节奏的“哒哒”声,和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首独特的劳动乐章。他们手法娴熟,左手拿起土豆,右手持刀,轻轻一挥,土豆便一分为二。随后,他们迅速观察芽眼的位置,再次下刀,将土豆切成大小均匀的种块。动作一气呵成,如行云流水般顺畅。每一块种薯都承载着他们对丰收的期望,因此大家都格外用心,丝毫不敢马虎,切好的薯种迅速堆积,不一会儿就如同一座座小山。
老把式们经验丰富,切种速度极快,还不时给新手传授技巧。新手们也不甘示弱,努力追赶,现场热火朝天。在这忙碌的切种中,承载着山丹县农民对新一年丰收的美好期盼。
气温虽然不高,阵阵春风吹过,还略带寒意,切种的工作却没有丝毫停歇。他们额头上挂满了汗珠,汗水湿透了衣衫,但他们全然不顾,手中的切刀依然在快速地舞动着。
大家一边切种,一边聊着家常。有人讲述着去年土豆丰收的喜悦,有人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,笑声不时在院子里回荡。这些简单而质朴的交流,不仅减轻了劳动的疲惫,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。
夕阳西下,天边泛起了美丽的晚霞。经过一天的辛勤劳作,他们看着堆积如山的切好的土豆种块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这些种块将在不久后被播撒到土地里,生根发芽,孕育出新的希望。他们用自己的双手,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,创造着美好的未来。(山丹融媒 陈蓉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